刚与企业签订一份薪水不错的Offer,就被告知要先以低薪实习半年;在未充分了解职位和公司信息前就匆忙签订合同,后发现实际工作职责与企业承诺完全不符;面试中被要求提供身份证和家庭个人隐私信息……
这些在求职过程中的“坑”,是如今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关乎求职安全与信任、就业挑战与风险。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为推动我国就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工作指引。
作为就业重点人群的大学生群体,影响着就业形势的整体走向。如何帮助大学生减少求职中不必要的“学费”,为他们的就业道路提供有力指引和资源支撑,确保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近日, 望智库与领英联合发布《2021大学生求职安全与信任度调研报告》,围绕“学生求职安全”“学生与企业招聘方的信任度”及“求职信息不对称”等主题,展开深入调研分析,旨在促进学生、高校、企业招聘方、第三方招聘平台以及职场社交平台的信息互通、多方协作,帮助大学生群体提升求职安全意识,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提供建议参考。
1
6成毕业生求职曾遇“坑”,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是关键
提升社会化能力和求职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学生从校园到职场之路上的一项必修课。共青团中央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自身调研中发现,’社会化能力’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人际交往、抗压抗挫、自我认知和反思、自我规划等。”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敬鹏飞认为,“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权益的普及和教育,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引导,引导毕业生在签署就业协议时,充分了解掌握每一条信息,避免落入到合同陷阱中去。”
这并非空谈,调研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坑”。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实际待遇与约定不符”,有超过半数的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其次是“职位权责与约定不符”和“以各种名目骗取费用”,分别有45%和38%的人遇到过。在曾经遇到过“坑”的受访者中,有64%的人表示“想要进行维权”。
当下正值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秋招季,线上渠道的拓宽和云校招等形式让学生求职的渠道和信息获取方式更多元和丰富。但对于学生求职者来说,由于缺乏甄别信息的能力和深入职场实际环境中的视野,一些用人单位设置的不合理门槛甚至“奇葩招聘”,仍然困扰着他们,侵犯其合法权益。
在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看来,如何规避求职风险呢?调研结果显示,7成受访者认为,避免求职风险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对公司和职位做详细的调查,其次是积累职场人脉。相对于职专和二三本院校的学生,重点院校的学生更重视职位信息和人脉的获取。
在国家层面,重点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指导部署。《“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在强调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8月30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通过供需两侧的发力、政策服务的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的就业创业。
具体举措方面,张莹提出,通过职业指导提升求职能力,增加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方法指导,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专项能力培训、新职业培训、以工代训,增强青年就业的成长力;通过就业见习增加实践经验,提供更多管理类、技术类岗位的见习机会,增强青年的岗位胜任力。
2
弥合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信任关系,才能实现二者双赢
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建立信任”则是做出选择的第一步。调研发现,当遭遇超越边界的招聘条件时,求职者普遍有不被尊重、甚至“受到侵犯”的感受,但往往不会当即表达不满或是向劳动部门反映。那么,应该如何弥合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信任关系,实现二者双赢?
从大学生求职者的视角来看,调研显示,知名度和雇主品牌声誉高的企业最受求职者信赖,其次是校招面试流程和职位描述是否清晰,这些因素的影响都远远高于“企业是否能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
而为了在招聘的“内卷”中让招聘方和面试官更信任自己,有59%的受访者选择积累丰富的职场信息和职场洞察,仅有20%的人选择“一份漂亮的简历”。985/211院校和海外院校的学生认为“职场信息和洞察”比“职业发展规划”重要得多。而相对来看,普通一本及以下院校的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视程度普遍更高。
从用人单位视角来看,最重要的是,招聘时能“少一分套路,多一分真诚”。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求职者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用人单位容易出现过分强调企业利益、忽视应聘者合法权益的倾向。
“招聘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人才的核心品质在于能力和品德,而非外在的’标签’。”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刘成良说,奇葩要求很可能会使真正有能力的人另谋高就,对招聘单位来讲也是损失。
从全局角度看,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人才、平等就业的良好氛围,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雇佣环境,实现用人单位与应聘者的双赢甚至多赢。
3
打破信息不对称,运用数字化手段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当前大学生求职已经普遍具有“信息意识”,但面对各种渠道各种方向的就业消息,以及众多的信息获取渠道,仍不能充分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求职效率大打折扣,求职安全不具备保障。 “打破信息不对称”,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调研显示,近9成受访者在确定工作前,会对公司和职位进行调查,他们最信任的信息渠道是企业官方信息平台,其次是求职论坛。
求职过程中,受访者表示最希望获得的信息是关于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77%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求职过程中能更多了解在职人员的工作体验,大家对此类信息的渴求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信息,包括笔试面试经验(29%)。这或许也表明大学生求职时越来越看重实际工作与自身的匹配度,而不仅仅是通过一次面试。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可职场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其中约51%认为职场人脉非常重要。超6成受访者在读书时就有了建立职场人脉的意识。一本以上院校和海外院校的学生建立职场人脉的意识较早,大多在毕业前一年(大三/研一)时开始初步建立职场人脉。相比之下,二本及以下院校和职专的学生对人脉的重视度依然较低,形成人脉意识的时间也远落后于一本以上的学生,他们大多在实习或工作后才有意识地建立人脉。
在实际求职过程中,54%的受访者能获得“职场人脉”的帮助。受访者认为职场人脉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可以获取推荐工作/内推的机会(44%),其次是帮助获取职场信息(33%)。
“缺乏一手信息和深入的职场视野是大学生求职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一次面试,考验的不仅是求职者的学业和职业能力,还有综合的社会能力;拿到一份工作offer,不仅需要求职者有能力应对工作本身带来的挑战,也需要有能力规避风险。”领英中国校园品牌负责人、产品运营与用户增长总监陈怡静认为,通过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平台,大学生求职者不仅能发现连接真实可信的职场人脉,同时还能获取深入到职场环境细枝末节中的信息,包括企业管理者和HR负责人的职业洞察、企业校招策略以及企业员工的真实工作体验等等。
对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国渊从学校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学校用网络做媒介,运用数字化手段,积极挖掘各方潜力,内增外扩,加快建设就业信息平台,最大限度为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他认为,“数字化手段、科技创新方式利用大数据进行双向沟通和信息匹配,加快了就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明显提升就业资源的分配效率。”
4
规避求职风险,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
调研中,各部委、高校、企业,都对如今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总体来说,各方需形成合力,政策、监管、教育、科技创新多管齐下,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敬鹏飞建议,一是人社、就业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萝卜招聘”“虚假招聘”发现一例严惩一例,并且要在社会上形成威慑力;二是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权益的普及和教育;三是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引导,避免其落入合同陷阱。
团中央相关负责人建议,注重社会化招聘和校园招聘的有效衔接,大力加强高校毕业临近期的就业岗位信息供给,打破固有的“时间边界”,在校园招聘“黄金期”之后,重点整合社会化的招聘信息进入校园,推动就业岗位信息梯次供给,为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岗位信息。
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国渊对大学生提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针对性建议:首先要在学校掌握好专业知识、锻炼好职业技能,制定合理的求职目标,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其次要善于利用好学校的各类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最后在求职过程中应放平心态,摒弃“躺平任嘲”的悲观心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求职指导活动,在就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提升面试、求职水平,展现核心竞争力。
此外,对违反法律、损害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部分受访求职者呼吁,劳动监察部门下沉服务、设置广泛便捷的问题投诉与反馈渠道,并加强对就业市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其中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问题。受访专家建议,完善相关立法,清晰界定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后果,避免部分单位过分逐利令人力资源市场结构失衡。